close

【綜觀生死議題】

    假如像物理現象的解釋,的確生死會被看成一線之隔、不是開始就是結束,就像電燈開關一樣,動手開燈on、關燈off,但事實上在onoff之間,生命卻存在物理現象以外的更多值得探索的奧妙,這奧妙是人為何存在、到底生命是什麼的喆問,也有更多我們已知或未知,且一再被辯證的哲理,加上從小我們被教育用感官去體會生的喜悅,卻很少被教育如何面對死亡?因此,毫無疑問的,我們需要更積極去探索生與死的真諦,接受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才有可能活出自在、展現熱情的人生,而這時大家也必定能同感「善生與善終」,其實才是人生最完整、最美麗的追求。


【生命的依歸 / 安寧志工】

    很難想像原來完全陌生的兩個人,僅僅出自於一個善念的初衷及堅持,竟然可以在跨越生死的這道鴻溝前,彼此激盪出生命的光熱與學習力──這就是安寧志工在病房裡最鮮明的一個寫照。在安寧病房裡,志工其實就真的很像家裡頭的媽媽的角色,病人頭髮長了,幫忙剪一剪;肚子餓了,幫忙準備好一鍋熱騰騰的藥膳;而當病人或家屬心裡悲傷難過時,就陪著說說話、有時也陪著一起哭。另外,他們有時也像仙女一般,當病人心裡有什麼最後的願望,魔棒一揮,往往也能幫忙實現喔。

  「用情至深」是安寧病房最完美的寫照,這樣一個挑戰著人們看待死亡態度的人生現場,隨時都有可歌可泣的故事出現,這讓人想到假使自己是團隊的志工,要如何在病人離去後,坦然面對自己的情緒,接受失落是事實,傷心也屬必然的道理;但因為服務病人的腳步不會就此停歇,所以需要透過一些方法來調適,究竟安寧志工,在陪伴癌末病人的歷程中,可以怎樣尋求自我突破、精進自己,讓志願服務展現他的深度與厚度,很值得與大家分享。

    安寧志工在病房裡,以一顆學習、感恩的心,真誠的傾聽與陪伴病人及家屬,他們期盼藉由愛的滋養,讓死亡揭去他那恐怖而神秘的面紗,協助病人及家屬積極而勇敢的面對生死大限,讓「善終」成為「最美好的祝福」。

    事實上,在台灣這個充滿愛心的社會裡,不論我們走到哪裡,幾乎在社會上的每一個角落,都可以看到志工的默默的無私付出。所有志工的奉獻情操都是同樣的可貴,但如果有被觸動想成為安寧志工時,單有愛心、熱心及同情心還是不夠的,因為安寧志工還要具備有足夠的安寧理念、知識、專業培訓,並認識自己的特質後,才能擔任這個角色。

    蓮花基金會安寧志工陪訓已行之多年,可以打這個電話諮詢:02-2596-1212

 


【虹橋的彼端/安寧心理師】

    事實上,當同樣事件發生時,每個人心理的心情故事與心理機轉可能都是很不相同的。為什麼呢?因為真正影響我們心情的,往往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們對於這個「事件的看法或詮釋」喔。莊子喪妻時,鼓盆而歌的故事,想必大家也都耳熟能詳;當我們擁有正向的思維及哲學觀時,往往也就能擁有全然不同的心境喔。在安寧病房裡,病人與家屬最常出現失落、悲傷或是關係重整等問題,此時,心理師就能以他敏銳的觀察力與同理心,陪同病人或家屬一起回過頭來觀看與釐清,究竟真正困擾我們的想法是什麼。

 

 ※心理師像一面鏡子,協助(幫忙釐清)病人及家屬看到自己其實自己真正的需要是?

※透過覺察──>釐清以後──>會有不一樣的想法──>產生不一樣解決問題的能力或方式

※關懷及協助的層面,包括:情緒(失落、悲傷)、認知(臨終狀態之接受)、行為面向(陪伴病人之技巧:不當的關心及照顧,可能增加病人身體負擔及痛苦)


    安寧病房是一個最真實的人生現場,當生命來到這個時間的關卡,愛恨情仇往往展現無遺,有著最戲劇性的張力與生命力度。安寧病房心理師在陪伴一個個生命故事、讓臨終病人可以努力拼貼或接續上這人生的最後一筆,來完成也或許還有些歪歪斜斜的一個「圓」,但終究是一個「圓」……在這樣持續涓滴滲透的歷程裡,除了能看到心理師的助人角色,也看到了心理師自我生命的內化與成熟;她在豐富別人生命色彩的同時,也讓自己的生命更為柔暖、堅韌與豐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蒐藏生命風景 的頭像
    蒐藏生命風景

    蒐藏生命風景部落格

    蒐藏生命風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