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的力量(上) 當生病住院時,除了醫師例行巡房外,最貼身照顧我們的,其實就是護理人員了,包括打針、量血壓、叮嚀吃藥、傷口處理等,全都是她們一手包辦。而當病人來到安寧病房,這裡的護理人員往往提供更細膩而無微不致的照顧,噓寒問暖、察言觀色的關懷與敏感度,都更甚於一般病房。

 

蒐藏生命風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祝福的願力(上) 社會上普遍對於愛滋病患的負面觀感,在他們心裡烙下很深的印記,導致愛滋病患即使罹病後,僅管需要協助、需要幫忙,也寧願隱瞞所有家人、朋友而選擇一個人默默承受一切。這樣的狀態,往往持續到臨終前的那一刻…

 

蒐藏生命風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光逆旅慈悲行(上) 醫生、醫生,不僅要醫生還要護死,在安寧病房醫生像個魔術師,病人有什麼需求他都變得出來,是怎樣的魅力,讓一群有志於照顧病人的醫生,在面對生離死別中,仍能以溫柔的態度對待所有人,時光逆旅慈悲行有最完整的解答。

 

蒐藏生命風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虹橋的彼端(上) 當同樣一個事件發生時,每個人心理機轉都不同,為什麼呢?因為真正影響我們心情的,往往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們對於這個「事件的看法或詮釋」。莊子喪妻時,鼓盆而歌的故事,想必大家也都耳熟能詳;當我們擁有正向的思維及哲學觀時,往往也就能擁有全然不同的心境。在安寧病房,病人與家屬最常出現失落、悲傷或是關係重整等問題,此時,心理師就能以他敏銳的觀察力與同理心,陪同病人或家屬一起回過頭來觀看與釐清,究竟真正困擾我們的想法是什麼?

 

蒐藏生命風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見希望(上) 從小與父親、家人關係不好,個性火爆又帶點負面人格的林木,因癌症末期住到台大安寧病房,在這裡,因志工的適時切入與宗教師從不放棄的關懷,他改變了自己的個性,在病房的安排下,他和父親的關係獲得重整,一個只教養不到三個月的兒子,也在記憶中重新描寫父親的身影…

 

蒐藏生命風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念念相續(上) 當生命來到即將跨越「生」與「死」邊界的最後,內心除了百般不捨,對於跨界後的一無所知,更加重了人們對於死亡的惶恐與害怕。此時,以什麼態度來面對死亡,就全完回歸到是個人此生最重要的生命功課了。如果可以憑藉著個人的生命哲學或者是宗教信仰而能夠獨自坦然面對,自然是最理想的狀態;不過對多數人來說,仍不免要藉助宗教人員「臨門一腳」的幫忙…

 

蒐藏生命風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